一次9.3大阅兵,人民认识了精品,央视发掘并报道了“大国工匠”,一时间工匠精神走红大江南北,一个个的行业大师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对比大国工匠,我的身边就有一位这样的工匠大师,他就是我的师傅石爱军。 我的师傅石爱军是诚远公司钳工高级技师(已入选基地特技技师),公司“技能大师工作室”主任。他对工作高度负责、对技艺精益求精、对自己生产的产品精雕细琢、不放过任何疑点,不留任何瑕疵,确保每个零部件的质量。他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不会因为交期紧而有所放松、不会因为是好友而改变。他就是这样一路走来,认识他的人无不佩服,了解他的人无不称赞。我作为弟子收获良多。 某波形器是某馈源产品上的一个部件,这个部件由多个零件组装而成,它需要经过一次全面的清洗和组装,然后在“万能工具显微镜”上去测量有关数据,记录好数据后拿去点焊,点焊后再拿到“万能工具显微镜”上复测数据,然后再焊接、清理焊药、修直焊缝、插片、灌蜡,清理蜡块,最后成型。整个过程枯燥无味,甚至要保持一个姿势一动不动的站在仪器上测量数据,而且一测就是半天的时间,当焊药堆满了缝隙,如何将焊缝修直?如何将焊药彻底清理干净?这些工作一是要靠手上的功夫 ,二是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同时还需要超人的耐心和细致。当许多人的产品合格率在50%的时候石师傅却达到了85%以上。 裂缝波导的校形工作是一个纯手工活,要的就是手感与力道的精确掌握。在部分钳工可以校到两米的时候石师傅却可以校到四米甚至八米。石师傅靠的是自制的校形工装,他将裂缝波导放在平台上一节一节地用榔头敲击校形工装来校正波导外形,每校完一节他都要抬起波导的一头,眯着眼睛检查效果,看是否直了,没直就再校,直到波导完全笔直。而所谓的笔直就是直线度达到0.1mm。在他的眼里没有时间的概念,只有直与不直。 电气调试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对于手感和敏感点的调试要求非常高,可以说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有时看着完全一模一样的调试动作,甚至师傅手把手的教都不见得能调试合格。石师傅在此更有一番执着和一番痴情。一次公司在某型号馈源的电气调试过程中遇到困难,合格率一直徘徊在20%-40%左右而无法突破。公司原总经理刘韵妍同志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找到石师傅,希望他带领大家解决这个难题。 石师傅曾经在公司驻北京办事处工作多年,那时他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钳工却喜欢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经常和电气设计人员进行交流,同设计人员一起去外场做实验,遇到问题总是虚心向设计请教,有机会的时候就自己尝试着进行电气调试,也就是这样师傅积攒了一定电调经验。每当石师傅接到任务后,总是先思考从哪个参数开始、从什么地方下手等等,从而使得电气参数符合要求。 得到刘总的指示和支持后,他通过分析该馈源几个关键零件的技术要求,首先解决了其加工过程中的变形问题,提高了加工精度,再将匹配的零件进行组装,通过这种方法结合自己实践的经验,终于将该馈源的调试合格率由20%-40%提升到80%以上,完成了一个质的飞跃!解决该产品的瓶颈质量问题,保证了产品的按时交付。 石师傅不但对自己这样严格要求,对徒弟们也是这样要求。他带徒弟与众不同,不像别的师傅每个细节都教得很详细,他只对关键步骤讲解得比较详细,剩下的自己去动脑思考,反复修正,直到找出感觉。正是因为他的严格要求他的徒弟周炯很快成长起来,只有一年的时间就达到了钳工的中级水平,对于裂缝波导的校形已达到三米,超过了其他钳工,被公司聘为技能大师青年助理。 石师傅不但在钳工技能和电器调试上是一把好手,在焊接技术上也是个大拿。公司某型号的转动铰链因内导体和带线锡焊存在虚焊,在产品交付军方后的安装过程中造成焊缝断裂。公司立即组织技术攻关小组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观察断裂面残留焊渣,因为镀金件的焊接对焊接过程及温度有严格要求,根据他所了解到焊接过程分析出是温度和过程的不符合要求造成了质量问题,为此他特地查阅了大量相关技术资料后通过采用新的焊接处理方法和焊接设备以及新的焊料进行焊接。为了获得最佳参数他一次一次地反复实验,反复对比抗拉效果,终于找到了最佳温度点,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在从事波导钳工工作29年中,他不断努力学习钻研技术、业务,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哪里有难题需要解决那里就有他的身影,同时更是将自己所学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公司和班组其他员工,使他们的技能水平不断的提高。在多年的工作中他为公司培养了两名高级技师,八名技师及多位高级工。2015年担任钳工技能大师并负责制造三部装配电调技术指导工作,为了给公司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在制造三部带了4名青年助理,签订了技能人才培养协议,为公司的人才培养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正是因为这种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敬业的工匠精神,正是因为执着信念,让他甘于平凡的岗位,却不止于平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谢雯琳 ) |